春晚的诞生给了全国人民巨大的快乐,当然春晚的诞生还需要一个条件,那就是电视机,没有电视机的普及,春晚这种以视频方式传播的节目也不可能形成,现在的年轻人随便一个手机都能看到天量的视频,但是在那个年代是十分稀缺的。小时候家里有黑白电视的家庭还是比较富裕的,比如我家第一台电视机就是彩电,这并非说明我家富裕,相反因为我们家穷,直到90年代末才拥有电视机,那个时候正好是彩电开始流行的时候。80年代的主流是黑白电视机,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有的。
2、春晚的意义
春晚表面上看是给全民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提供了一档高级的文娱“产品”,是给全国人民送去了快乐 ,但是春晚的意义还不仅于此,春晚的本质是形成“共识”,一个国家的形成需要共识,一个民族的形成也是需要共识。
春晚也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共识,全国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干一件事情,经过40多年的发展就成为了几代人的共识:春晚是必不可少的!春晚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特质!是56个民族融合的共识!
最后春晚就成为了我们的文化,成为促进中国人凝聚的伟大力量,春晚是春节的升华,我们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,在春节集体放假7天,这是多么奢侈的事情啊!尤其是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最大的贸易国家之后,依然集体放假7天,这得多奢侈啊!
但是放假回去之后如何渡过?虽然历史上有一些特定的时间安排的传承,但是春晚却是新中国自己创造的,在除夕夜全家都可以共同干的一件事情。
团圆并非是尴尬地坐在一起,那样就少了点年味,春晚就是那个味道,就是画龙之后的点睛之笔,中国的社会结构的基础是“家”,家是需要团圆,没有团圆的机会,“家”将不“家”,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都会受到冲击。
春晚给了我们以家庭为单位的“团圆”最大的仪式感,这种仪式感是特有的,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,我们不觉得,如果有一天没有了,我们才会知道这种仪式感是多么地重要!
3、年轻人为什么不那么热衷春晚?
既然春晚这么重要,为什么年轻人不那么热衷春晚?这是因为春晚的节目是文娱产品,而诞生的那个年代以及之后的很多年是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年代,但是现在的年轻人的物质和精神要丰富得多,尤其是过去10年的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短视频的发展。
现在的年轻人在平时就可以非常轻松地获得大量的文娱产品,无论是歌曲、戏剧、舞蹈、小品、相声、脱口秀等等,平时就已经接触很多了,也就是说他们的快乐阈值已经比较高了。就好比现在我们吃肉感觉没有小时候香,最大的原因是以前吃肉的机会少,现在每天都吃,所以就感觉不香了。
再好的东西吃多了,都感觉一般,春晚也是一样,以小品为例,这些创作团队都拍摄了那么多电影了,电影上的投入比春晚的一个节目要多得多,电影我们都看了那么多了,一个春晚的小品节目又如何能超越呢?
还有一个就是年轻人现在没那么需要团圆,等到他成家了,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,他们也会发现春晚的好处,因为你要链接上面的父母和下面的孩子,代沟是不可避免的,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少,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春晚的妙处。
当你作为一个成年人承担起凝聚大家庭责任的时候,你或许就会更喜欢春晚一些了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